許多人有在買童書的家長都知道,童書有的在書局單本零售,也有一些是必須透過業務員推銷,一套又貴死人不償命的兒童套書,相信有許多家長會納悶:「到底為什麼這些童書非得要買一整套的啊!」
要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野獸國王』必須從兒童套書的源起開始講起。
台灣最早的兒童套書是東方出版社於民國四十九年所出版的「東方少年文庫」,當時出版這套書的目的是創辦人游彌堅深感於要填補台灣經過日據時代造成的文化斷層,應該從推行國語文教育開始,於是出版了這套世界名著改編、全部注音的兒童文學叢書。幾年後國語日報社成立,以及大陸的兒童書局,世界書局,先後來台設立分店,也引進許多大陸出版的兒童套書。但是這些書名為「套書」,其實是可以在書局零售的,不需一次將全套一百本統統買回家,現在大家所認知的套書是不能拆的,一次非得買整套不可的不同,現在我們所認知的套書,其實指的是「直銷套書」。
童書所謂的「直銷」是出版社指不透過中盤及實體店舖,直接將出版品經由業務員銷售給消費者的方式,這是一項革命性的創舉,在世界各國的童書銷售形式而言,只有兒童百科全書才需整套購買,故事繪本或遊戲書一次要買五十本、一百本而且一套動輒三、五萬的銷售方式簡直是匪夷所思,而更厲害的是銷售初期居然還賣得非常好,也算是一種台灣奇蹟。
台灣最早的兒童直銷套書有人認為是民國七十三年由英文漢聲雜誌社所出版的「漢聲小百科」,但是據『野獸國王』瞭解,應該是民國七十二年所出版的「華一兒童啟蒙文學」,這套書用當時剛興起的「直銷」的方式來販售,沒想到當時讀者反應相當熱烈,竟然創下相當龐大的銷售量。在當時的許多原本是出版成人用書或報刊雜誌的文化人嗅到這個商機後,也前仆後繼地投入這個市場,成立直銷童書出版社,像這樣的出版社『野獸國王』背得出來的有:地球、環華、圖文、錦繡、光復、台灣英文雜誌社、漢聲、牛頓、上誼、芳林、陳式、理科、光復、錦繡、牛頓、台灣麥克、天衛、美商葛羅里、芝麻街、階梯、寰宇家庭、艾瑪、泛亞、暢談、凌域、華信、鹿橋……等。在九O 年代初期達於顛峰時,直銷套書幾乎佔去整個童書市場近70%的營業額。有的作的有聲有色,有的則風光一時後黯然退場。
而一開始童書出版社規劃套書的用意是好的, 因為當時國人對幼兒教育的觀念還懵懵懂懂,許多像繪本、遊戲書…類的童書也才剛引進台灣,一般家長在面對雨後春筍般大量湧入市場,而且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的童書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於是出版社就幫讀者去國外選書,他們到世界各國大型的書展去選購得獎的作品,並且將之集結成套作整套銷售,這麼一來可以省去家長挑選童書的時間,而不懂童書的家長也可以輕易地買到好書,就像有些對繪本不了解的家長會去買汪培珽在「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中推薦書單裡的書一樣,你買這家出版社的套書就等於是你買了這家出版社所推薦的書。
但是到後來由於商業考量,有些出版社對於套書的規劃方式逐漸走偏,
以繪本來講,一本定價在新台幣三百塊以下是台灣的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書本的價格是由「版權」來決定而不是「印刷」,也就是說,同一家出版社所出版的繪本,明明大小、規格、紙張、印刷都一樣,但是可能由於這本書的版權費十分昂貴,一本書要賣到五百塊才夠成本,而有的書卻只要賣一百元就可以。而一本五百元以上的繪本在台灣是沒有市場的,放在書局裡絕對會被小朋友翻到爛掉後再退回給出版社,一本都賣不出去,所以出版社把這些貴的和便宜的書混雜在一起,弄成一套幾十本的套書整套銷售,把一本書的平均單價壓在三百元以下讓消費者聽到價格後不至於被嚇跑,而業務員在外面卻都是拿那些一本要賣到五百元的好書來作介紹,讓消費者在看過這些樣書後會認為能夠以一本三百元的平均單價買到這樣的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消費者將整套買回家後往往會納悶:「為什麼好像只有業務員所介紹的樣書比較好看,其他的書就不是那麼地吸引人?」因為就算是同一套書,每一本書的成本卻不一樣啊!像這樣的書多了,消費者也對套書逐漸失去信心,加上家長也越來越瞭解童書這塊領域,直銷套書的市場也就越來越難經營。
當然,套書還是可以買,畢竟整套有系統、製作嚴謹的好書還是有的,而且這些書的製作水準絕對是書局買不到的。還有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家長自己掏腰包花大錢買一套幾萬塊的套書對您的孩子的閱讀能力絕對大有幫助,為什麼呢?『野獸國王』在幾篇後會再提出來討論。